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先后15次對審計整改工作作出批示指示,12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要求堅決有力推進問題整改,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深入研究分析問題背后的機制缺陷、制度漏洞,著力做好政策糾偏、機制完善、責任落實、制度建設等后半篇文章。省審計廳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整改工作的意見》,完善審計整改跟蹤檢查、協作聯動、責任追究、結果公告、結果運用等機制制度,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對審計查出問題逐一盯緊落實,逐個整改銷號;加強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行業主管部門等協作配合,聯合出臺《甘肅省紀檢監察機關與審計機關協作配合工作辦法(試行)》《關于建立健全巡視巡察機構與審計機關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對具體協作事項和程序作出細化,對重大審計整改事項及時溝通,合力推動整改。
一、整改工作部署推進情況
。ㄒ唬┨岣哒握疚,強化思想認識。各級各部門在審計整改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對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看待審計整改工作,充分認識審計整改的嚴肅性和重要性,認真執行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有關審議意見,將有力有效的整改落實作為依法履行職責、矯正落實偏差、提高治理能力、強化自身建設的重要功課,堅決全面徹底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
。ǘ┓诸愂┎哒,務求取得實效。各級各部門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整改,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對涉及底線性任務的問題,制定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嚴格按照政策規定整改到位;對事關改革方面的問題,研究拿出方案措施積極推進;對歷史遺留、因政策法規調整或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造成的問題,結合實際審慎處理,分類分項制定整改方案,持續推進解決。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認真履行整改第一責任人職責,統籌協調,靠前指揮,定期調度,督查督辦,持續推動解決重點事項和難點問題,確保問題見底清零,整改成果經得起檢驗。
。ㄈ┳⒅刂贫冉ㄔO,強化源頭治理。各級各部門堅持把問題整改同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同打好三大攻堅戰、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結合起來,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結合起來,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由表及里,從責任、制度、機制等方面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和提高,在源頭治理上下力氣,在標本兼治上見成效,切實解決屢審屢犯的“牛皮癬”。按照治已病、防未病的要求,通過整改問題,采納審計建議,制定完善財政財務管理、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293項。
二、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
截至2020年10月底,有關單位和市縣采取上繳國庫、統籌使用結轉結余資金、盤活使用存量資金、調整投資計劃和賬目等方式,整改問題金額94.4億元,促進315個項目開工、完工或加快建設進度。
。ㄒ唬┦〖壺斦A算執行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預算編制不夠完整和科學的問題。省財政廳結合2021年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安排,對上年結轉結余、其他收入預算編制不完整的378個單位在預算初審環節,嚴格審核管理,切實規范預算編制的完整性、準確性;對連續結轉的9個項目已加強預算執行進度管理,嚴格落實當年預算執行和下年度預算安排掛鉤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是資金分配使用中存在滯撥閑置等問題。2020年,省財政廳對79個項目加強管理,督促各預算分配職能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嚴格按照規定時間節點下達轉移支付資金,省級基本建設投資已按要求細化并提前下達9.3億元;18個項目開工或加快建設進度,支付資金1億元,上繳財政1000萬元。
三是績效管理水平還需提高的問題。省財政廳在組織開展2019年度省級預算執行情況績效評價時,實行省級所有預算支出和單位績效自評全覆蓋,83家省級部門選取447.8億元的181個重點項目開展績效評價,選取120個所屬預算單位開展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在編制部門預算時,實現了省級部門預算項目支出、省對市縣轉移支付和預算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全覆蓋,100個省級部門編報預算項目績效目標1025個。
。ǘ┦〖壊块T預算執行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還不夠到位的問題。省財政廳督促預算單位完整編制2020年政府采購預算,做到政府采購預算和采購計劃編報相互銜接;9個單位修訂財務管理制度,歸還墊付的工會經費等資金27萬元。
二是資金支出管理還不夠規范的問題。省財政廳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省級預算執行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結合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進一步完善資金支付監控規則,從技術方面引導預算單位合理支付,233個單位切實規范資金劃轉行為,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制度,嚴控現金使用范圍和提取額度,6個單位全面分析往來款形成原因,清理核銷往來款78萬元。
三是財經制度執行仍存在薄弱環節的問題。省財政廳和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印發通知,積極督促整改,193個單位對資產進行逐條清查、逐項整改;179個單位認真分析定點采購制度執行不到位原因,嚴格規范政府采購行為;結合省級部門銀行賬戶年檢,已備案賬戶25個、銷戶8個。
。ㄈ┦锌h財政收支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財政管理方面的問題。8個市縣編制的2020年度預算細化到具體單位和項目;9個市縣編制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6個市縣制定往來款清理計劃,清理收回暫付款745萬元;7個市縣進一步完善國庫集中支付流程,規范國庫集中支付行為;2個市縣制定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和公務接待費管理辦法,規范公務卡和公務接待管理。
二是資金績效方面的問題。4個市縣加快轉移支付資金支付進度,支出專項資金1.7億元;3個市縣支出項目閑置資金7.5億元,上繳財政1.8億元;7個市縣財政部門支出二次沉淀存量資金3.9億元、清理收回1.4億元。
。ㄋ模┓鲐殞徲嫲l現問題整改情況
16個縣收回違規使用的產業扶貧資金6610萬元,重新確定19家合作社產業扶貧入股資金1059萬元,督促75家合作社規范管理產業扶貧資金2345萬元、發放分紅166萬元;10個縣追回虛報冒領、重復享受、違規領取的惠農補貼等資金508萬元,解聘、清退、剔除不符合條件享受惠農補貼資金人員678人;7個縣搬遷入住729戶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拆除舊房3503戶、復墾宅基地1124戶,建設4個安置點道路、給排水等配套基礎設施;4個縣補發727戶危房改造差異化補助資金500萬元、追回超范圍發放補助資金15萬元;6個縣發放貧困人口免學費、醫療救助等資金154萬元,追回不符合條件對象享受低保補助資金17萬元、停發1597人。
。ㄎ澹┳匀毁Y源資產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遵守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還不嚴格的問題。16個市縣拆除違規占地、重新審批、調整和出讓土地4.5萬畝,收回、重新安排和開工建設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和閑置土地1.1萬畝;8個縣停產、恢復治理130處礦山、河道和砂石場。
二是監管職責履行還不到位的問題。5個市縣拆除、處理處罰違法占地案件132起、罰款38萬元;4個市縣退出、注銷自然保護區內的23宗探礦權,完成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工作。
三是環保政策落實還有差距的問題。15個市縣開工建設、建成12處飲水水源區和備用水源地,拆除水源地內的違章建筑97處9.6萬平方米;7個縣開工建設10個污水處理、生態整治等工程項目,16個排污口停用或接入污水處理廠管理。
。┲卮箫L險防范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8個市縣制定政府債務償債計劃,籌措資金化解債務11.4億元,償還到期債務3.3億元,收回擔保代償款3704萬元,代位追償2.9億元;5個市縣安排使用閑置的棚戶區改造項目貸款2億元、債券資金7806萬元。
。ㄆ撸┽t療保險基金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政策執行方面的問題。14個縣清理清退重復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5435人,收繳多獲得補助資金、多報銷醫療費用26萬元;3個縣做到城鄉居民醫保應保盡保,補發211人大病保險資金51萬元。
二是基金管理方面的問題。省醫療保障局加大對欺詐騙保、違約、違規醫療行為的打擊查處力度,全省2019年城鄉醫;甬斊趯崿F結余5.8億元;3個市縣的35家單位補繳醫療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193萬元。
三是醫療機構監管方面的問題。3個縣督促定點醫療機構清償拖欠藥品款662萬元;4個市縣嚴格按照服務協議及時支付定點醫療機構費用;2家定點醫療機構上繳財政多計住院天數重復收費15萬元。
。ò耍┍U闲园簿庸こ虒徲嫲l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保障群眾需求方面的問題。6個市縣開工、建成老舊小區改造及以前年度棚戶區改造項目5.5萬套;4個市縣分配、入住閑置的388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個縣發放公租房補貼1863戶332萬元,上繳結余資金108萬元。
二是資金管理使用方面的問題。3個縣區分配使用滯留在財政部門的17個安居工程項目補助資金1.7億元;6個縣區上繳財政專戶售房款、租金等收入1.4億元;11個市縣收回欠繳的公租房租金328萬元。
。ň牛┦俾殬I院校政策落實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職業院校辦學基礎能力相對薄弱的問題。3所職業院校通過合并、新建實訓基地等措施擴大辦學占地面積,制定學生就業管理辦法、落實主要領導抓就業等措施,提高畢業生就業率;采取加強宣傳、建章立制等舉措,超計劃完成2020年招生人數;制定50項制度措施,按照企業需求設置專業,訂單式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二是學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問題。3所職業院校加強基建項目管理,制定設備管理辦法,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和規范使用;收回學費、住宿費及場地租賃費等607萬元,減免2所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場地租賃費41萬元。
。ㄊ┲卮笳叽胧┞鋵嵏檶徲嫲l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就業優先政策落實方面的問題。4個市縣收回逾期創業擔保貸款等資金1055萬元;6個市縣使用就業補助資金816萬元、上繳財政537萬元;2個縣認定、繳納677名公益性崗位等人員的養老保險。
二是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方面的問題。4個市縣改制3個經營性事業單位為公益性事業單位;2個市上繳財政違規收取的房屋測繪費83萬元,明確將項目評審費等費用納入財政預算或由委托單位承擔;3個市縣清退違規收取的不動產登記等費用117萬元,上繳財政11萬元。
三是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方面的問題。4個市縣納入臺賬管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9093萬元、償還1898萬元;8個市縣退還投標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等資金6341萬元,上繳財政126萬元;6個市縣落實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政策,補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531萬元、退還2274萬元。
四是穩投資保增長方面的問題。5個市州加快“十三五規劃”重點投資項目建設進度,開工、完成項目建設209個;4個市縣67個項目正在加快辦理竣工決算、驗收等手續;3個市縣支出閑置項目工程貸款1.5億元,到位項目資金1946萬元。
。ㄊ唬┦賴衅髽I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一是國企改革政策執行方面的問題。2戶企業所屬9個子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和公司制改革,清理、注銷16個停產或僵尸企業,9個子公司恢復正常生產;2戶企業所屬16個子公司制定補繳職工“五險一金”方案,支付拖欠材料款等380萬元;3戶企業及所屬40個子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嚴格執行重大決策事項報批報備制度,出臺完善制度223項。
二是公司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3戶企業完善重大事項董事會研究決策和股東會備案審批制度,調整建設項目5個,收回違規融資貸款1.5億元;2戶企業及所屬8個子公司優化內部管理,全面清理核實涉訴項目,最大程度降低損失;3戶企業加強項目招投標管理,制定完善13項管理辦法,問責未經招拍掛收購土地的相關責任人,盤活、出租和處置閑置的國有資產,采取法律手段、轉讓資源、加快開發等措施追償、減少境內外投資損失。
三是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2戶企業采取加大客戶開發力度、提高市場占有率等措施做實商品貿易業務;3戶企業規范財務核算管理,調整收入4.4億元、負債9471萬元,真實準確反映財務狀況;所屬6個子公司移交、入賬價值2.8億元和6055平方米的房產、土地等資產;3戶企業分類清理往來款項,計提壞賬準備9.5億元,收回借款1.8億元,涉訴凍結款項2.9億元。
。ㄊ⿲徲嬕扑偷闹卮筮`紀違法問題線索查處情況
各級紀委監委、司法和相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審計移送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及時查處,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截至2020年10月底,采取立案調查、黨紀處分、警告處分、警示談話等方式問責處理50人,督促相關部門制定完善規章制度6項,追繳違紀違規資金、罰款1.6億元。其他23件問題線索涉及法律程序、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正在按程序推進。
。ㄊ⿲徲嫿ㄗh落實情況
一是關于全面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建議。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快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清償進度,2020年1至9月,全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44.4億元,清償拖欠賬款91.3億元。管好用好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省級下達市縣抗疫特別國債資金104.7億元,市縣形成支出60億元。充分發揮專項債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發行專項債券614億元,重點用于十大生態產業、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形成支出396.5億元。嚴格運用零基預算理念編制2021年預算,根據輕重緩急、優先等次、績效情況等統籌安排預算,切實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二是關于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堅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進一步嚴格財政支出管理的通知》,推動政府過緊日子要求落地落實。2020年1至10月,全省“三公”經費支出較上年同期下降10.8%。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優先保障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支出,提高支出政策和項目資金的指向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從嚴開展事前績效評估,研究完善績效指標體系和標準體系,強化績效結果應用,健全績效評價結果同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的掛鉤機制。
三是關于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的建議。各級各部門持續加大脫貧攻堅投入,強化各類脫貧攻堅資金監管,貧困縣整合使用涉農資金239.5億元。著力支持污染防治,爭取369個污染防治項目納入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統籌黃河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引導資金等2.2億元,支持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積極防范政府債務風險,抑制資金未落實或超出財政承受能力建設項目,定期對各級政府債務情況進行統計監測,及早發現、處置區域性風險,不斷規范債券資金管理使用,提高債券資金收益。
四是關于不斷加強國資國企和民生領域監管的建議。省委出臺《甘肅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進一步優化和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加快推進國資監管職能轉變。加強對民生資金管理使用、重大民生政策落實以及重點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健全監督結果與預算安排、資金分配掛鉤的獎懲機制。省政府出臺《甘肅省政府投資管理辦法》,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加強資金績效監控,做到投資計劃和績效目標同步申報、同步下達。安排衛生健康領域支出277.5億元,重點用于公共衛生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和應急物資儲備,提高公共衛生系統應急管理能力。
三、正在整改的問題及后續工作措施
在做好審計查出問題立行立改的同時,有關部門單位和市縣對個別問題正在持續推進整改,主要有以下3種情況:
。ㄒ唬┯械膯栴}涉及改革中長期目標,需要結合深化改革逐步解決。如預算管理、轉移支付、政府債務等涉及財政改革問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和公司制改革推進緩慢、經營性事業單位未與主管部門脫鉤或改制等涉及企事業單位改制問題,將隨財稅體制改革、國企改革、經營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深入推進而逐步解決。
。ǘ┯械膯栴}當期難以整改,需今后工作中加以改進和規范。如預算不細化、超限額超范圍使用現金、國庫集中支付比例低等問題,受預算調整、資金已經支出等因素影響,只能在今后工作中規范管理;一些投資項目推進慢、保障性住房用地手續不全或住房閑置等問題,因項目土地落實、資金籌措、配套設施建設等因素影響耗時較長,進展較慢。
。ㄈ┯械膯栴}屬于歷史遺留、涉及法律訴訟等,需持續推進。如一些國有資產損失、潛在損失、侵占國有資產的問題,有關省屬企業正在通過經濟手段或司法程序解決。一些市縣未拆除未處罰違法建筑、停產礦山未恢復治理、批而未供、征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等問題,由于拆除治理難度大,加之相關規劃、政策調整,整改需要一定時間。
對以上問題,有關部門單位和市縣對后續整改作出了安排:一是分類制定整改計劃。深入分析尚未整改到位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計劃和措施,并嚴肅追責問責。二是進一步加強整改協同。對需多部門共同推進整改的問題,由主管部門牽頭建立協作機制,明確各自權責,加強統籌協調,合力推動整改。三是加強跟蹤督促檢查。審計機關將繼續加強跟蹤檢查,督促被審計單位進一步落實整改主體責任,推動有關主管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責任,確保整改效果。